欢迎访问四达人才官网:
  • 北京市从事劳务派遣服务的企业之一。自1997年成立至今,公司以全面的服务资质,服务流程和使劳务派遣管理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和提升的事业理念
  • 010-68861475
    我们的服务

    24小时全国服务热线

    010-68861475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是问题, 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查看联系方式>>
    员工人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我们的服务>员工人事服务>

    如何科学合理引进人才

    文章来源:北京四达人事代理    时间:2018-05-29


    引进人才三目标:“有效人才” “优秀人才”“有益人才”

    国内外关于引进人才工作的实践为科学的人才引进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实际上,建设一项科学合理的引进人才政策的首要工作是明确引进人才的目标。无论是西方国家的移民政策,还是国内省市的引进人才政策,它们对引进人才评价的目标都不只是单一方面的。一般来说,区域性引进人才的评价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引进人才评价的目标是要识别出“有效人才”。有效人才即引进人才所从事的工作必须符合该区域战略规划的方向。

    其次,引进人才评价的目标是要甄别出“优秀人才”。优秀人才即引进人才在所从事的工作中,应该产生了优秀的绩效或者具有产生优秀绩效的可能。

    最后,引进人才评价的目标是要遴选出“有益人才”。有益人才即引进人才能够给所在单位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可以给该区域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或者不产生或尽量少产生新的社会负担。

    满足了以上三个目标的人才最能有效的实现区域内人才的供求平衡,才能最大程度上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稳步发展,才能最符合引进人才工作的要求。而引进人才目标的多重性,必然对人才评价的系统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引进人才政策设计需要遵循五个原则

    为了有效的实现遴选出有效人才、优秀人才和有益人才的目标,在引进人才评价体系设计中必须立足于系统评价的思路,遵循以下的原则进行:

    第一、坚持宏观区域发展和微观用人单位需求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宏观区域发展和微观用人单位需求相结合的原则是实现“有效人才”目标最有效的途径。虽然引进人才的起点是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各类组织的引进人才需求应该作为整个区域引进人才需求的来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引进人才工作只是用人单位层面的问题,引进人才是整个区域战略中人才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引进人才工作需要在宏观的区域战略发展方针指导下进行。具体来说,引进人才必须符合产业、地区和专业发展的导向。

    第二、适度考虑单位资质评价和人才个体评价联动的原则。

    由于在部分城市的引进工作实践中出现了一些企业并不需要引进人才,但是靠买卖引进人才指标进行牟利的情况,为了能够引进到有效人才,需要对引进人才的单位进行资质评价,这种对用人单位的评价是实现有效人才目标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区域性人才引进的主要单位是企业。企业评价的内容需要综合考察企业的运营状况、对社会的贡献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潜能,即财务状况、社会责任状况和未来增长潜能三个方面的内容。

    在实际运行中,可以评价包括运营绩效、社会责任和企业规模三个方面的指标。运营绩效类的指标可以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销售增长率等指标;社会责任类包括基本义务、纳税总额、税费缴纳情况、就业人数、社会保险参保投诉次数、安全生产执行、公益性环保投入、责任性环保结果、慈善捐赠数额等指标。企业规模类可以采用注册资本金、员工人数等指标。

    第三、坚持引进人才评价的分层分类原则。

    坚持引进人才评价的分层分类原则是实现甄选出“优秀人才”目标的基础。人才不同,需要考察的内容也不相同。因此,在设计评价体系时,必须进行适当的人才分类。人才分类是综合考虑引进人才所处的行业特点、职位特点和专业特点,将需要引进人才进行科学分类的过程。因此,它是个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础。

    第四、坚持人才个体历史业绩和未来发展潜能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人才个体历史业绩和未来发展潜能相结合的原则是实现甄选优秀人才目标的重要途径。在鉴别优秀人才的时候,既可以考察个体先前的历史业绩,也可以测验个体潜在的资质。前者是证明待引进者已经成为了该领域的优秀人才,后者则旨在说明待引进者具有未来成为优秀人才的潜质。

    在实践操作中,个体的历史业绩可以通过设定通用类指标和专业类指标的方式进行评价。这些指标主要是从历史的角度对各类人才业绩成就等的综合评价。其中,通用类指标是各类人才均需进行评价的内容,它可以包括年龄、职称、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等;专业类指标是从历史的角度对各类人才业绩成就等的综合评价,它可以包括工作经历、工作业绩、工作成就、技能水平等。而未来发展潜能的指标则可以通过设定资质类指标的方式实现,这一类指标的选取可以借鉴资质模型(胜任力模型)方面的研究成果,例如责任感、创新精神、学习能力等。

    第五、坚持个体自身工作业绩和对经济社会效益的贡献相结合的原则。

    为了甄别出有益性人才,需要着重考虑个体对经济社会效益的贡献,即评估他们给该区域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如何。一般来说,这类指标可以包括受聘情况、住房情况、配偶及子女情况等。

    区域性引进人才政策的设计需要实现用人单位评价和个体评价的联动。在单位评价中,需要将其经济绩效、社会绩效以及发展绩效综合进行考察;在评价个体时,需要通过导向类、通用类、专业类、资质类和特殊类五个方面内容的评价,实现宏观区域发展和微观用人单位需求相结合、个体历史业绩和未来发展潜能的结合、个体本身工作业绩和经济社会效益贡献相结合的目标。最终才能建立起系统的人才评价体系,实现科学的区域性人才引进

    【返回列表页】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2-2023 北京四达光彩人事代理 版权所有电话:010-68861475 地址:石景山区古城大街1号领秀大厦A座121室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18027529号-1